先进典型

化学化工学科建设团队:云南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时间:2021年11月15日 15:01

化学化工学科建设团队主要由化学化工学院教师组成,共有35人,其中正高职称10人,副高职称11人,副高以上职称占比60%;博士32人,占比91.4%,其中4人具有留学背景。团队成员平均年龄40岁,是一支年轻的、积极进取的团队。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获批“材料与化工”硕士点,短短12年实现了学科建设的飞跃。20218月,化学化工学科建设团队被评为云南省第二批省级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党的十八大以来,团队自己培养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后备人才、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等省级人才11人、昆明市春城计划、昆明市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后备人才等市级人才6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青年骨干教师7人;晋升教授7人,晋升副教授9人;立项建设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个,云南省基础化学教学团队1个。2021年,团队获得“云南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

团队始终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团队获得了学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先进党支部,有1人获云南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1人获昆明市劳模称号,5人被评为校级优秀共产党员,2人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团队坚持倡导教育部本科教学中心地位,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团队、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并取得实效。获批建设省级化学一流专业,省级《有机化学》一流课程,省级化工工艺与安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主持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2项,校级10项,总建设经费229.3万元。获得省级教学比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校级教学比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得昆明学院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得红云红河园丁奖”6项。

团队经过长期积累,形成了五个二级学科研究方向: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冶金能源化工。2016年获批建设云南省塑料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8年获批建设云南省高校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和云南省高校绿色资源有机化学科技创新团队;2020年再获云南省高校新型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同年,在团队所有成员的努力下,获批“材料与化工”硕士授权点,使得学科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

多年来,团队成员发扬了为学术献身的科研精神。每学期,在承担大量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年轻的博士们常常以校为家,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带领、指导本科生在实验室探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电脑前为修改一篇论文而熬夜至凌晨。面对本科生专业知识的欠缺和动手能力不足,团队成员以课题组为单位,采取定期组织小组工作汇报和讨论的方式,使本科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因为平时教学、教研室、班主任等工作繁忙,因此每一个寒暑假,成为团队出成果的最重要的时间和机会。

由于前期没有硕士点,所有的科研实验都要依赖本科生甚至教师本人亲自来做,而本科生无论在专业知识还是动手能力方面都十分有限,因此,团队取得的每一项科研成绩,教师所付出的艰辛都难以言表。昆明市劳动模范梁德强教授,因忙于科研工作,两个孩子要见父亲需要预约,被戏称为“预约爸爸”;云南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吴琼教授,因常年熬夜工作,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2013年至今,团队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学校科研先进集体二等奖1次,学校科研突出贡献集体三等奖1次,学校科研突出贡献个人二等奖2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省厅级项目41 项,横向课题6项,校级项目7项,累计科研经费约895.3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75篇,其中SCI论文100篇。发明专利25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76月,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Green Chemistry(绿色化学)》上发表了昆明学院第一篇中科院一区研究论文,标志着我校的科学研究在某些领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